本申請涉及重量計量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稱重儀,特別是一種功能擴展且稱重更加精確的電子稱重儀。
背景技術:
稱重儀或者被稱之為秤,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當中經常使用的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的由杠桿、支撐連接件和秤砣組成的機械稱重儀逐漸被電子稱重儀所取代,這些電子稱重儀主要包括稱重傳感器、主板和顯示器,使用時將待稱物品放在稱重傳感器上,顯示器即可顯示物品的重量,使用方便。通常情況下,電子稱重儀的廠商都將這種設備改進的重點放在通過傳感器技術的研發使傳感器獲得更加精確的重量值上。但是,有些情況下,無論傳感器獲得數值的精度有多么高,用戶都有可能得到一個錯誤的重量值。
例如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當用戶對有多個支撐點的物體稱重時,就可能存在有個別支撐點不在稱重臺上而在稱重儀以外的地上或桌子上的情形。這時,即便傳感器的精度再高,稱量出的那個穩定的精確值也不是物體的真實重量值,因為其它支撐點分擔了物體的重量,這部分重量并沒有被稱重儀計入其中。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如畜牧業里對羊、豬、牛等四條腿的動物稱重,或者對桌子、椅子、汽車等多支撐點的物體稱重中,導致不能獲得待稱物體真實的重量值。
此外,如果同時對多件物體進行稱重時,有時也會因人為的計數錯誤導致多稱或者少稱的情況,例如用戶要稱五件物體,但因為失誤只有四件或者六件物體在電子稱重儀上,如果不及時發現的話,這將導致誤認為顯示的重量值是擬測數量多個物體的真實重量值,這種情況在一次待稱物體數量比較多時也容易發生。
以上沒能獲得物體真實重量值的情況都不是因為傳感器精度不夠導致的,但是這卻給上述情形下電子稱重儀的使用帶來了諸多不變。因此,針對上述技術問題,目前市場上需要一種稱重儀或者稱重方法,其能夠使用戶即便在對多點支撐物品或多件物品的稱重測量上也能方便地獲得待測物體的真實重量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申請對現有電子稱重儀的功能進行擴展,在用戶對多點支撐物品或者多件物品進行稱重測量時,能夠幫助判斷物品的所有支撐點是否都在稱量范圍內或者幫助計數,從而能夠有效降低對此類物品稱重時產生誤差的概率。具體地,本申請提出了一種稱重方法,以及依據該方法實現的電子稱重儀。
所述多觸點稱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設定預計觸點數目,所述預計觸點數目代表待測物體被完全放在稱重儀上時與稱重儀接觸的點的數量或者代表待測物體的數量;
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被發送至控制器并進行存儲;
步驟2,將待測物體放置在稱重儀上;
步驟3,控制器獲取所述待測物體在稱重儀上的實際觸點數目,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代表待測物體實際被放在稱重儀上時與稱重儀接觸的點的數量或者代表待測物體被實際放在稱重儀上的數量;
所述實際觸點數目被發送至控制器并進行存儲;
獲取稱重儀上待測物體的重量數據,并將該重量數據發送至控制器;
步驟4,控制器調用所述預計觸點數目和所述實際觸點數目,并進行比較;如果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一致,則進行步驟8;如果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則進行步驟5;
步驟5,提示用戶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
所述控制器等待用戶反饋;
步驟6,用戶對待測物體在稱重儀上的位置、姿態或數量進行調整,調整好后指示稱重儀繼續稱重以表示所述步驟5中所述的反饋;
或者用戶重新更改設定所述預計觸點數目,然后指示稱重儀繼續稱重以表示所述步驟5中的反饋;
步驟7,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反饋后返回步驟3;
步驟8,控制器調用最近一次的重量數據作為待測物體的有效重量,并向用戶輸出。
進一步,在所述步驟1中,通過輸入鍵盤或者觸控設備預設所述預計觸點數目;或者,通過以太網、串口、WiFi、藍牙或3G/4G通訊方式設定所述預計觸點數目。
進一步,在所述步驟5中,使用蜂鳴器或者燈光閃爍的方式提示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
進一步,在所述步驟8中,通過外置或內置的顯示設備向用戶顯示輸出所述有效重量;或者,通過以太網、串口、WiFi、藍牙、3G/4G通訊方式向用戶輸出所述有效重量。
優選地,在所述步驟2中,還包括獲取所述待測物體的標簽,所述標簽被發送至控制器并進行存儲;與此相關,在所述步驟3中,還包括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所述重量數據兩者與所述標簽進行對應;同時,在所述步驟8中,所述向用戶輸出包括同時輸出所述標簽和與所述標簽對應的所述有效重量。
所述預計觸點數目還可以在如下方式中進行選擇:一個數值、多個數值或者對應一個數值范圍。
為了方便用戶使用,所述步驟5可以替換為:提示用戶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與此相適應的,所述步驟6替換為:經過預設的時間間隔,自動獲取稱重儀上待測物體的實際接觸點數目和重量數據。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按照上述重方法進行稱重的稱重儀,包括重量傳感器、秤臺、主板、顯示模塊和秤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觸點傳感器、輸入模塊、報警提示模塊;其中,通過所述重量傳感器獲取所述重量數據,通過所述觸點傳感器獲取所述實際觸點數目,通過輸入模塊設定所述預計觸點數目,通過所述報警提示模塊提示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
優選地,稱重儀還包括通信模塊,用于設定所述預計觸點數目和/或向用戶輸出有效重量。
進一步,所述觸點傳感器設置于所述秤臺的上側,所述重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秤臺的下側。
根據本申請提出的稱重方法和稱重儀,由于增加了觸點數量或者物體數量的判別功能,隨時可以獲取電子稱重儀上物體的觸點數量或者物體個數,并將上述數量或者個數與用戶設定的值進行比對從而輸出結果,因此,可以避免由于支撐點不在電子稱重儀上或者物體數量錯誤導致用戶采集到錯誤重量的問題,以此能夠有效降低物品稱重的誤差。
上述說明僅是本申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申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申請的稱重方法原理流程圖;
圖2示出了本申請的電子稱重儀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具體實施例及相應的附圖對本申請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旧暾堉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與傳統的電子稱重儀最大的不同是本申請的電子稱重儀還包括觸點傳感器。觸點傳感器可以選用常用的電阻式、電容式、聲波式、紅外式、光學式觸控屏、機械式觸控傳感器(單點或者多點),也可以選用其他可以檢測到物體接觸點的傳感器。
電阻式觸摸屏是一種壓力感應傳感器,不怕灰塵和水汽,能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同時也適用于任何物體產生的觸摸,穩定性能較好。該類傳感器可以將矩形區域中觸摸點(X,Y)的物理位置轉換為代表X坐標和Y坐標的電壓,由控制器根據讀取到的電壓值獲取到觸摸點的具體數量和位置。
電容式觸摸屏在觸摸屏四邊均鍍上狹長的電極,在導電體內形成一個低電壓交流電場。在觸摸屏幕時,活體觸點與導體層間會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四邊電極發出的電流會流向觸點,而電流強弱與活體觸點到電極的距離成反比,控制器便可以計算電流的比例及強弱,準確算出觸摸點的位置。
聲波式觸摸屏由觸摸屏、聲波發生器、反射器和聲波接受器組成,其中聲波發生器能發送一種高頻聲波跨越屏幕表面,當物體觸及屏幕時,觸點上的聲波即被阻止,控制器由此確定坐標位置。
紅外式觸摸屏的實現原理與表面聲波式觸摸屏相似,只是使用的是紅外線發射與接收感測元件。這些元件在屏幕表面形成紅外線探測網,觸摸操作的物體可以改變觸點位置的紅外線,進而通過紅外信號的變化獲得接觸點的坐標位置,并實現隨后的控制操作。
光學式觸控屏是頂部例如左上角的位置設置LED燈,LED燈發射出的光線經過四周反射條的反射進入右上角的CCD攝像頭中。同理,右上角設置的LED燈發射的光線也能夠傳入左側的CCD攝像頭中。密布的光線在觸摸區域內形成一張光線網。當觸摸點進入該光線網時,該點的射出光線和接收光線形成一個夾角,同時兩端的CCD攝像頭與這兩條光線以及兩個攝像頭之間構成的直線又會組成兩個夾角,基于上述信息,觸摸點的坐標便能夠被控制器準確錄入。
機械式觸控傳感器(單點或者多點)也是一種壓力感應開關傳感器,在接觸到物體時開關狀態會發生變化,控制器通過監測開關的狀態得到觸點的具體位置。
上述觸點傳感器都可以安裝在電子稱重儀的表面,機械式觸控傳感器(單點或者多點)還可以安裝在電子稱重儀的內部。他們的數據輸出通過必要的電平變換后均可直接傳輸給控制器,由控制器(如單片機、ARM等)進行處理(如ADC轉換采樣或直接讀取等),計算出觸點的具體數量和位置。當然,也可以選取市面上成熟的觸摸屏模組,通過各種通信接口如I2C、SPI、串口、以太網口等直接獲取到觸點的具體數量和位置。具體在計算觸點的數量和位置時,可以通過算法設定來對接觸的面積和范圍進行考量,例如對于相鄰的多個接觸點或者大范圍的接觸面積可以計算成一個接觸點,如此,即便待測物體的支撐底面積不同,也能夠準確獲得待測物體的接觸點數量或者待測物體的個數。
說明書附圖1示出了使用本申請的電子稱重儀進行稱重的方法原理流程圖。如圖所示,核心步驟包括控制器對觸點傳感器輸出的結果和已經存儲的用戶設定的值進行比較,如果觸點傳感器的輸出結果符合用戶預設的條件,則調用重量傳感器的重量數值,并進行輸出,例如在電子稱重儀的顯示器上進行重量數值的顯示。具體的稱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用戶通過輸入鍵盤或以太網、串口、WiFi、3G/4G等通訊方式設定待測物體放在稱重儀上時的預計觸點數目,或者待測物體的數量;所述用戶設定的預計觸點數目或者物體的個數會被發送至控制器并進行存儲。
步驟2:將待測物體放置在稱重儀上。
步驟3:控制器從觸點傳感器獲取所述待測物體在稱重儀上的實際觸點數據或者物體數量數據,數據經過處理、解析或計算后獲得物體的位置以及實際觸點數目或數量,并進行存儲;重量傳感器對稱重儀上的物體進行稱重,并將重量數據發送至所述控制器。
步驟4:所述控制器調用所述用戶設定的預計觸點數目或預計物體數量,以及所述觸點傳感器檢測的實際觸點數目或實際物體數量,并進行比較;如果所述預計觸點數目或預計物體數量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或實際物體數量一致,則進行步驟8;如果所述預計觸點數目或預計物體數量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或實際物體數量不一致,則進行步驟5。
步驟5:提示用戶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或者提示用于所述預計物體數量與所述實際物體數量不一致;優選地,還可以顯示實際觸點數目或實際物體數量給用戶;所述控制器等待用戶反饋;
步驟6:用戶對待測物體在稱重儀上的位置、姿態或數量進行調整,調整好后指示稱重儀繼續稱重以表示所述步驟5中的反饋;或者用戶重新更改設定待測物體放在稱重儀上時的預計觸點數目或預計物體數量,然后指示稱重儀繼續稱重以表示所述步驟5中的反饋;
步驟7: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反饋后返回步驟3;
步驟8:所述控制器調用最近一次重量傳感器傳輸過來的重量數據作為被稱對象的有效重量,并通過外置或內置的顯示屏向用戶顯示輸出,也可以通過以太網、串口、WiFi、3G/4G等通訊方式將數據通過網絡傳到電腦進行處理。
在上述稱重方法中,所述控制器通過觸點傳感器采集被測物體接觸稱重儀的有效觸點并獲取被測物體的觸點數目或數量,同時通過重量傳感器采集被測物體的有效重量,這兩組采集到的有效數值視為一對值,當該對值中的觸點數目或數量符合預設觸點數目或數量的條件時,視為該次稱重有效,所述控制器輸出該對值中的有效重量值,否則視為無效稱重,此時優選地,丟棄該對值中的有效重量值,或者標識該對值中的有效重量值為無效值。
進一步優選,上述步驟3中控制器檢測到預計接觸點數目與實際接觸點數目不符合后,或者控制器檢測到預計物體數量與實際物體數量不符合后,觸點傳感器和重量傳感器都按照預設的時間間隔,反復對稱重儀上的物體接觸點數目和物體重量進行檢測,直到檢測到的實際接觸點數目或實際物體數量符合預設的預計接觸點數目或預計物體數量后,控制器自動調取最近一次發送過來的重量數據,并將其輸出給用戶。這樣用戶就不必再人為向電子稱重儀進行反饋以讓稱重儀繼續檢測,使用起來將更加方便。
實現上述稱重方法的電子稱重儀如說明書附圖2所示,其包括觸點傳感器1、秤臺2、重量傳感器3、主板4、通信模塊5、顯示模塊6、輸入模塊7、報警提示模塊8和秤架9。上述各部件根據電氣特性和結構特點進行連接。其中,核心部件為兩個傳感器,即觸點傳感器1和重量傳感器3。兩個傳感器的輸出通過外圍電路與主板4的控制器,如單片機、ARM等相連,從而由控制器獲取相應的數據。外圍電路例如包括電平轉換電路、通信接口電路、ADC電路、外接存儲芯片等。
具體地,電子稱重儀的主體包括秤臺2和秤架9。觸點傳感器1安裝在秤臺2的上面,從而最接近待稱的物體,以保證獲得準確的觸點信息。優選地,所述觸點傳感器1表面還安裝有保護層,以減少待測物體對觸點傳感器1的磨損。對于機械式觸控傳感器(單點或者多點),也可以將此類傳感器安裝在電子稱重儀的內部,例如安裝在秤臺2的正下方。秤臺2的作用主要為搭載待稱重的物體。重量傳感器3安裝在秤臺2的下面,以獲取秤臺2上待測物體的重量信息。重量傳感器3可以選用光電式、液壓式、電磁力式、電容式、磁極變形式、振動式、陀螺儀式、電阻應變式、板環式、數字式等重量傳感器,也可以選用其他可以測得被稱對象重量的其他傳感器。秤架9具體包括架體和秤腳,從而實現對以上各部件的支撐。
優選地,搭載控制器的主板4安裝在重量傳感器3的下面。以太網、串口、WiFi、3G/4G等通信模塊5也可以整合到主板4上。輸入模塊7、顯示模塊6可以設置在秤架9的一側,從而方便用戶進行設定和觀察。輸入模塊7例如包括鍵盤、鼠標或者其他觸控設備;顯示模塊6例如為外置或內置的液晶顯示器、帶有觸控功能的顯示器等顯示設備;報警提示模塊8例如可以使用蜂鳴器或者LED燈等設備。進一步,報警提示模塊8可以設置在顯示模塊6或輸入模塊7的附近。
在一個實施例中,使用本申請的電子稱重儀對畜牧業中的動物進行稱重,例如對牛進行稱重。所述電子稱重儀為了適應畜牧業的應用,可以配合適合動物的圍欄一起使用。進一步電子稱重儀還可以具有標簽識別功能,以識別動物身上的RFID標簽。進行標簽識別后可以將識別信息,例如動物的特定序號發送至所述控制器中進行存儲。進一步,電子稱重儀還可以通過通信模塊5將準確測定的重量數據和動物特定序號一起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發送到服務器,以供其它用戶使用和監控。
具體稱重時,用戶先在電子稱重儀的用戶界面上設定預計接觸點的數目,對于待測對象是牛來說,預計接觸點的數量為四。設定結束后,將牛例如經過圍欄趕上電子稱重儀。
此時,觸點傳感器1將開始工作,檢測稱重儀上的動物的接觸點數目,并發送至控制器。同時,重量傳感器3也對稱重儀上的動物重量進行測量,并將重量數據發送至控制器。由于??赡懿]有完全站在稱重儀上,當只有三條腿站上稱重儀時,觸點傳感器1檢測的實際接觸點數目為三。經過控制器的比對,其不符合用戶預設的接觸點數目“四”。因此,在電子稱重儀的報警提示模塊8上持續閃爍紅燈,以向用戶提示預計接觸點與實際接觸點不符合,此時的重量數據不準確,進而也不會被顯示在顯示模塊6上。這樣用戶就不會認定此時所稱的牛的重量就是牛的真實重量值。用戶會尋找上述不符合的原因,然后對牛的姿態進行調整,直到牛四條腿都站穩到稱重儀上,此時用戶可以在用戶界面上確認繼續稱重。經過用戶的上述反饋后,稱重儀的觸點傳感器1再一次檢測稱重儀上的動物的接觸點,并將實際檢測數目“四”發送至控制器。重量傳感器3同時也會再一次對動物進行稱重,并將新的重量數據發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接收了觸點傳感器發送過來的數據后,與用戶預設的條件進行比對,確認此時預計接觸點數目與實際接觸點數目相符合,因此在顯示器上顯示最近一次發送過來的重量數據,并且原先閃爍的紅燈關閉,綠燈亮起,以指示用戶此時的重量是待測動物的真實重量。
優選地,上述控制器檢測到預計接觸點數目與實際接觸點數目不符合后,觸點傳感器1和重量傳感器3都按照預設的時間間隔,反復對稱重儀上的物體接觸點數目和物體重量進行檢測,直到檢測到的實際接觸點數目符合預設的預計接觸點數目后,將閃爍的紅燈自動變為綠燈,控制器自動調取最近一次發送過來的重量數據,并將其顯示在顯示器上。這樣用戶就不必再人為向稱重儀進行反饋以讓稱重儀繼續檢測,使用起來將更加方便。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使用本申請的電子稱重儀對10件長方體的包裝箱進行稱重。電子稱重儀還可以具有二維碼掃描功能,以方便識別包裝箱上的標簽。進行標簽識別后可以將識別信息,例如發貨序號發送至所述控制器中進行存儲。進一步,電子稱重儀還可以通過通信模塊5將準確測定的重量數據和發貨序號一起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發送到服務器,以供其它用戶使用和監控。
具體稱重時,用戶先在電子稱重儀的用戶界面上設定預計接觸點的數目,對于上述待測對象來說預計接觸點的數量與待測的包裝箱數量相同,都為十。設定結束后,將包裝箱逐一搬上稱重儀,搬運的過程中,可以同時利用二維碼掃描功能記錄包裝箱的發貨序號。
觸點傳感器1可以自動開始工作,檢測稱重儀上包裝箱的接觸點數目,并發送至控制器。同時,重量傳感器3與觸點傳感器1同步工作,也對稱重儀上的包裝箱的重量進行測量,并將重量數據發送至控制器。對于一些貨物來說,存在人為容易數錯數量的情況,當搬運九件包裝箱之后,用戶誤以為已經搬了十件到稱重儀上,因此觸點傳感器1檢測的實際接觸點數目此時為九。經過控制器的比對,其不符合用戶預設的接觸點數目“十”。因此,在電子稱重儀的顯示器上并沒有重量顯示,并且在特定的顯示器位置顯示目前檢測到的接觸點數目“九”,以向用戶提示預計接觸點與實際接觸點不符合,此時的重量數據因不準確而不能輸出。這樣用戶就不會獲取錯誤的十件貨品的重量。用戶根據顯示器上的接觸點數目很容易對待測物品的數量進行調整。觸點傳感器1和重量傳感器3都按照預設的時間間隔,反復對稱重儀上的接觸點數目和重量進行檢測。因此當檢測到的實際接觸點數目符合預設的預計接觸點數目后,控制器自動調取最近一次發送過來的重量數據,并將其顯示在顯示器上,如此保證電子稱重儀上的數據永遠都是待測物品的真實重量值。
此外,雖然上述實施例中用戶設定的預計接觸點數目都是一個數值,但是實際并不限于此。對于預計接觸點數目X來說,既可以是任意一個數值,也可以是任意多個數值,例如為X1、X2、……、Xn,n是任意數?;蛘咭部梢允菙抵捣秶海糥、>X、≤X、≥X,X~Y等數值范圍,甚至也可以為多個條件的不同集合,其中X、Y是任意數。
以上對本申請的稱重原理以及相應的電子稱重儀進行了描述。本申請通過一種新型多觸點判別的稱重方法,可避免由于支撐點不在電子秤上或者物體數量錯誤導致的用戶采集到錯誤重量的問題,應用廣泛。例如用在畜牧業多腳活體的日常稱重中,尤其特別是用在地磅上,可實現對豬、牛、羊、雞、鴨、鵝等活體的準確稱重,防止活物在稱重的時候有部分支撐點沒有在秤臺上而導致的稱重錯誤。再例如可用在計件稱重方面,能夠有效防止由于數量不對而產生的稱重錯誤?;蛘?,也可用在其他多點觸點的待測物體中,防止由于支撐點不完全在秤臺上而導致的稱重錯誤。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技術特征:
1.一種多觸點稱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設定預計觸點數目,所述預計觸點數目代表待測物體被完全放在稱重儀上時與稱重儀接觸的點的數量或者代表待測物體的數量;
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被發送至控制器并進行存儲;
步驟2,將待測物體放置在稱重儀上;
步驟3,控制器獲取所述待測物體在稱重儀上的實際觸點數目,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代表待測物體實際被放在稱重儀上時與稱重儀接觸的點的數量或者代表待測物體被實際放在稱重儀上的數量;所述實際觸點數目被發送至控制器并進行存儲;獲取稱重儀上待測物體的重量數據,并將該重量數據發送至控制器;
步驟4,控制器調用所述預計觸點數目和所述實際觸點數目,并進行比較;如果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一致,則進行步驟8;如果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則進行步驟5;
步驟5,提示用戶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所述控制器等待用戶反饋;
步驟6,用戶對待測物體在稱重儀上的位置、姿態或數量進行調整,調整好后指示稱重儀繼續稱重以表示所述步驟5中所述的反饋;或者用戶重新更改設定所述預計觸點數目,然后指示稱重儀繼續稱重以表示所述步驟5中的反饋;
步驟7,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反饋后返回步驟3;
步驟8,控制器調用最近一次的重量數據作為待測物體的有效重量,并向用戶輸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稱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1中,
通過輸入鍵盤或者觸控設備預設所述預計觸點數目;
或者,通過以太網、串口、WiFi、藍牙或無線通訊網絡方式設定所述預計觸點數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稱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5中,
使用蜂鳴器或者燈光閃爍的方式提示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稱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8中,
通過外置或內置的顯示設備向用戶顯示輸出所述有效重量;
或者,通過以太網、串口、WiFi、藍牙、無線通訊網絡方式向用戶輸出所述有效重量。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稱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驟2中,還包括獲取所述待測物體的標簽,所述標簽被發送至控制器并進行存儲;
在所述步驟3中,還包括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所述重量數據兩者與所述標簽進行對應;
在所述步驟8中,所述向用戶輸出包括同時輸出所述標簽和與所述標簽對應的所述有效重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稱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預計觸點數目是一個數值;
或者,所述預計觸點數目為多個數值;
或者,所述預計觸點數目對應一個數值范圍。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稱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5替換為:提示用戶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
所述步驟6替換為:經過預設的時間間隔,自動獲取稱重儀上待測物體的實際接觸點數目和重量數據。
8.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稱重方法進行稱重的稱重儀,包括重量傳感器(3)、秤臺(2)、主板(4)、顯示模塊(6)和秤架(9),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觸點傳感器(1)、輸入模塊(7)、報警提示模塊(8);
其中,通過所述重量傳感器(3)獲取所述重量數據,通過所述觸點傳感器(1)獲取所述實際觸點數目,通過輸入模塊(7)設定所述預計觸點數目,通過所述報警提示模塊(8)提示所述預計觸點數目與所述實際觸點數目不一致。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稱重儀,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通信模塊(5),用于設定所述預計觸點數目和/或向用戶輸出有效重量。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稱重儀,其特征在于:
所述觸點傳感器(1)設置于所述秤臺(2)的上側,所述重量傳感器(3)設置于所述秤臺(2)的下側。
技術總結
一種稱重方法以及依據該方法實現的稱重儀,其中稱重儀的使用中需要用戶設定待測物體放在稱重儀上時與稱重儀接觸的預計觸點數目,隨后稱重儀會通過觸點傳感器自動判斷稱重時待測物體與稱重儀接觸的實際觸點數目是否與事先設定的所述預計觸點數目一致。在不一致的情況下提示用戶進行調整,并在一致的情況下向用戶輸出最終的有效重量。通過本申請的方案,可以避免由于支撐點不在稱重儀上或者物體數量錯誤而導致用戶采集到錯誤重量的問題,以此能夠有效降低物品稱重的誤差。
上一篇:地磅統計報表的打印
下一篇:地磅電子秤糧食稱重缺斤少兩